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林业历程 > 正文

云南鲁甸科技助推花椒亩产翻番

发布时间:2022-07-15 来源: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佚名

  6月,椒香四溢,云南省昭通市鲁甸明德花椒精品科技示范基地传来好消息:基地内青花椒树龄5年,平均单株产量14.48公斤,平均亩产量536.34公斤,较当地传统种植模式产量翻了一番。

  6月21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测产专家组,对鲁甸明德花椒精品科技示范基地花椒产量进行现场测产。专家组依据山地椒园特点,在山坡的上部、中部、下部,分别选取生长正常、树冠大小基本一致的样株各3株,共9株,进行现场测产。

  鲁甸明德花椒精品科技示范基地总面积300余亩。前期由于技术缺乏,花椒产量低,品质差。近年来,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基地迎来新生。基地负责人马吉自说:“相比老果园传统种植模式,每亩花椒的植株数量从40株增加到100株,亩产量翻了一番。”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7年来,鲁甸因地制宜,壮大花椒产业规模,提升发展水平。截至2021年底,鲁甸花椒种植面积达32万亩,产量1.02万吨,产值9.59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7.5%,带动椒农4.2万户18.2万人增收,其中脱贫群众2.9万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椒树不修剪,放任生长,穗采为主的传统种植管理方式费水、费肥、费药、采摘难、采工贵,病虫害严重的弊病不断显现,导致青花椒产量和效益下降,有些椒园甚至出现了绝收的现象,花椒产业发展遇到了技术瓶颈。在乡村振兴中,花椒产业如何发挥“摇钱树”和“致富树”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云南省林草局针对省委省政府做特“绿色食品牌”的部署,聚焦花椒产业发展的技术痛点和堵点,主动调整项目实施思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鲁甸县明德花椒庄园建立示范基地,集中展示新技术、新成果、新理念,搭建产学研的创新模式。

  2017年以来,在云南省林草局和省科技厅的支持下,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整合科技资源,形成省、市、县及省外专家的花椒技术科研团队,承建鲁甸明德花椒精品科技示范基地,开展花椒省力化、丰产化研究和示范推广。示范基地通过应用“四臂平展形”修枝整形及“三肥两剪一调节”配套系列技术,实现了花椒树矮化、枝采、高效、丰产。(王佳纯)


原文链接:http://www.forestry.gov.cn/main/52/20220712/0953202642084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