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生科技荒漠化治理取得技术突破
(记者王建科 通讯员吴志山)不久前,在宁夏召开的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上,山西欣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生科技)受到与会各国的关注,并达成合作治理沙漠化协议。该公司发明的专利技术助力生态脆弱区向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区转型,2025年两项关键科技实验再次突破,可优化快速规模化生态治理流程,推动生态治理技术向“更快、更强、更高”水平迈进。
记者9月26日在该公司采访时获悉,欣生科技以农作物秸秆为核心原料,通过在植物根系周围构建“微环境雀巢培育系统”,保水保肥、增效生长,为荒漠化地区绿色生态修复提供了低成本、可持续的新选择。目前,该技术已转化为两大核心产品——育苗钵与树种球,适配不同生态治理场景。其中育苗钵主要用于播种移栽,经短期培育后即可栽植,操作便捷高效;树种球直接用于喷播、飞播等多种作业方式。其包衣材料强度高、韧性好,不易被风蚀,遇水后能快速吸水膨胀,利于种子发芽,更能有效蓄水保肥。目前,公司在山西、内蒙古、宁夏、河北等省区落地生根,尤其秦皇岛七里海生态修复项目,盐碱沙质土壤修复,2022年10月栽植红柳200株,海水灌溉成活率100%。
欣生科技负责人孙宗斌介绍,他们开发的系列产品不缓苗、存活率可达90%以上,极致节水,在山西本地气候条件下,仅需浇水1-2次即可满足植物生长需求,节水率超70%。他们突破了季节限制,实现四季种植,大幅延长生态治理作业周期,且原材料资源丰富,依托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降低固废污染,可使治理综合成本降低30%以上。目前,该公司育苗钵生产线可实现上亿件年产量,树种球生产线年产能则高达3亿粒-5亿粒,能充分满足全球大规模生态治理项目的需求。
2025年,欣生科技再次实现了两项关键科技实验突破:一是成功完成非煤矿山尾矿库尾砂中无土栽培实验,将会大幅度降低尾矿库生态治理成本;二是采用酸枣、刺槐等种子制作的树种球在大田点种、浅埋、抛洒、喷播试验中,发芽率均超90%,为飞播、喷播造林等规模化生态工程提供了全新材料与技术方案。此项技术培育的钵苗、树种球,与“草方格”等技术科学匹配,可优化快速规模化生态治理流程,有力推动生态治理的迭代更新。
原文链接:http://lcj.shanxi.gov.cn/zxyw/xydt/202510/t20251009_99720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17部门联合开展护鸟专项行动
下一篇:山西褐马鸡种群数量稳步增加
最新加入
2025-10-22
自治区林草局赴东乌珠...
2025-10-22
2025年广西国际林...
2025-10-22
[中国新闻网] 广东...
2025-10-22
七坡林场提前超额完成...
2025-10-22
广东省林业局办公室关...
2025-10-22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新成...
2025-10-22
“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
2025-10-22
全省耕地保护监测监管...
2025-10-22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督查...
热门资讯
2025-10-22
韩正会见美国俄勒冈州...
2025-10-21
省法院召开党组(扩大...
2025-10-21
规模超首届!第二届普...
2025-10-20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2025-10-17
张军会见联合国副秘书...
2025-10-17
丁薛祥出席中国环境与...
2025-10-16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六...
2025-10-15
最高检党组第五轮巡视...
2025-10-14
李强会见加纳总统马哈...
2025-10-13
李强同朝鲜内阁总理朴...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4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