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林业政务 > 正文

2025年河南省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在新密启动

发布时间:2025-10-10 来源: 河南省林业局 作者:佚名

  省局消息 报道员鄢广运、郜学义报道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9月28日,2025年河南省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在新密市正式启动。

  新密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现有古树名木1160棵,主要树种为国槐、皂荚、柏类、栎类。近年来,新密市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大力开展“林长护古树”行动,成立了全省首家古树保护协会,建立智慧古树名木与旅游发展平台,创新运行“古树名木保护慈善基金”,实行“一树一策”“一树一码”“一树一档”,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实现“四个转变”,即由松散型保护向政府主导保护转变、由粗放式保护向全链条保护转变、由资源闲置向文旅融合发展转变、由单一渠道资金来源向多方筹措资金保障转变,实现了古树名木生态、文化、经济价值协同提升,走在了全省古树名木保护前列。

  作为古树名木大省,我省积极探索保护机制。省第一总林长和总林长签发《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令》,压实全省五级林长保护责任;出台河南省首部古树名木保护标准,正式实施《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省林业局联合郑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展古树名木司法保护活动,实现“司法+行政”双向协同发力。同时,对全省849株濒危、衰弱的古树名木进行保护修复,建立古树名木基因资源克隆保存圃,开展打击整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凝聚全社会保护古树名木合力。

  下一步,我省将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形式内容,持续营造保护古树名木的浓厚氛围。同时,全面开展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精准掌握资源分布、生长状况和保护管理情况,持续开展对衰弱、濒危古树名木的保护修复工作,推进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lyj.henan.gov.cn/2025/10-09/32331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