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专家为西藏古建筑“把脉问诊”
近日,中国林科院木工所(古建筑木材科学研究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研究员江京辉带队前往西藏拉萨、日喀则等地区,对宗教建筑进行保存环境与虫害专题调查工作。其间,调查队深入日喀则市的最大寺庙扎什伦布寺进行系统性勘查,以专业科技力量为这座千年古寺的健康保驾护航。
木柱内部损伤探查。中国林科院木工所供图
扎什伦布寺始建于1447年,坐落于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市的尼色日山下。自四世班禅额尔德尼起,这里便是历代班禅活佛的驻锡之地,逐渐发展为藏传佛教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宗教活动中心,历史与文化价值极高。1961年,寺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让殿是寺内核心建筑之一。该建筑除地垄外,地上共5层,石木混合结构,总建筑面积5832平方米。
此次扎什伦布寺调查以拉让殿为核心,聚焦大木构件材质现状及病害成因。调查队员排查发现,地垄、一层、二层核心木构件普遍存在虫害问题,部分关键构件虫蛀损伤严重。团队成员对虫害部位进行精确尺寸测量、影像留存,并采集害虫用于虫种鉴定。同时对明显虫蛀构件开展内部无损检测,摸清内部空洞和侵蚀深度。除虫害外,因楼面下沉导致的木构件结构问题同样突出。木柱、短弓木、长弓木以及木梁等构件存在不同程度开裂和歪闪。团队已完整记录裂纹的宽度、深度和长度及构件歪闪方向与角度,这些数据将成为评估构件承载性能、保障结构安全的核心依据。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林科院木工所便参与西藏历史宗教建筑保护。1989年,以纪成操先生为核心,包括王平、刘京全、高超英等一批专家在内的专家团队赴拉萨参与布达拉宫最大规模维修,开展木构件防虫防腐工作。1989年至2006年17年间,木工所先后9次承担或参与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等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每一份勘查都是与历史对话,每一份数据都承载着守护文明的责任。”江京辉表示,此次西藏古建筑调查将编制木构件保护评估报告,研发适配高原环境的木材修复与防护技术,推动林业科技与文物保护的深度融合。 (张斌)
原文链接:https://www.forestry.gov.cn/lyj/1/lcdt/20251022/6459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10-22自治区林草局赴东乌珠...
2025-10-222025年广西国际林...
2025-10-22[中国新闻网] 广东...
2025-10-22七坡林场提前超额完成...
2025-10-22广东省林业局办公室关...
2025-10-22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新成...
2025-10-22“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
2025-10-22全省耕地保护监测监管...
2025-10-22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督查...
热门资讯
2025-10-22韩正会见美国俄勒冈州...
2025-10-21省法院召开党组(扩大...
2025-10-21规模超首届!第二届普...
2025-10-20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2025-10-17张军会见联合国副秘书...
2025-10-17丁薛祥出席中国环境与...
2025-10-16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六...
2025-10-15最高检党组第五轮巡视...
2025-10-14李强会见加纳总统马哈...
2025-10-13李强同朝鲜内阁总理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