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林业设备 > 正文

古建筑木材科学研究与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布时间:2025-10-22 来源: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佚名

  10月9日,古建筑木材科学研究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一届三次学术委员会在京召开。

  会议简要回顾了基地的发展历程。古建筑木材科学研究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始终聚焦古建筑木材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需求,在科研任务组织、创新团队培育等方面逐步走向成熟,已成为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支撑平台。

  过去一年多,基地稳步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任务,其中,木构件劣化模型构建、材种原位识别及连接界面摩擦性能评价等核心内容已完成的80%,并在古建筑木材识别与检测、劣化机制、安全性评估、防护与加固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古建筑木构件本底信息采集、安全性评估、生物病害消杀与防护、监测与预警等技术,已在全国23处文保单位落地应用,覆盖北京智化寺、灵岳寺,山西佛光寺、布村玉皇庙,海南五公祠及西藏扎什伦布寺等,其中18处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基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平台建设,牵头组织古建筑木材与木材考古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共建古建筑保护研究联合工作站,并顺利启动2024年开放基金工作。此外,基地承担的科技部2025年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目前已进入立项筹备阶段。

  会议聚焦2025年度公开征集的基金申请项目,开展形式审查与汇报评审工作。此次公开征集共收到8项申请项目,含2项重点项目与6项一般项目。项目申报人围绕研究背景、研究方案、应用前景、团队组成及前期基础等核心维度进行汇报,展现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与可行性。

  委员们结合古建筑木材保护领域发展需求与实际应用场景,对各申报项目提问讨论,经投票综合评定,最终确定2025年度古建筑木材科研基地开放基金拟立项项目名单。此次基金项目重点围绕应县木塔,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其科学与工程问题,为应县木塔保护贡献智慧与力量。


原文链接:https://www.forestry.gov.cn/c/www/kjkjxw/646120.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