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人民网:31.38 亿元 城口河鱼片区林业生态价值首次量化

发布时间:2025-10-22 来源: 重庆市林业局 作者:佚名

  

  

  10月16日至17日,城口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暨“大巴山药谷”招商恳谈会召开。活动中,首次发布了城口县河鱼片区林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成果,该片区林业生态产品总值为31.38亿元,为重庆乃至全国山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河鱼样板”。

  

  三大成果集中亮相 锚定“大巴山药谷”高质量发展

  

  作为城口连续第3年举办的“大巴山药谷”系列大会,今年大会在延续“以药为媒、以会促产”传统的基础上,聚焦“改革赋能、专家助力、企业主体、融合发展”四大方向,通过精准招商、共商共建,重点推广“国储林+林下中药材”发展模式,推动业态深度融合,为“大巴山药谷”及城口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通过核算,城口县河鱼片区林业生态产品总值达31.38亿元。”在10月16日的成果发布会上,城口发布了城口县河鱼片区林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成果报告,首次量化展示城口林业资源的生态经济价值。

  

  从核算结果来看,河鱼片区林业生态产品价值结构清晰:调节服务价值以23.45亿元占据主导,凸显出森林在水源涵养、固碳释氧等生态功能中的核心作用;供给服务价值达7.42亿元,主要来源于林下中药材、特色山货等生态产品的培育与产出;文化服务价值为0.51亿元,折射出当地森林康养、生态旅游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此外,大会还同步发布两项关键成果:一是箭叶淫羊藿基因组测序等科研成果,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二是林业经营收益权质押融资典型案例,为破解林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提供实践参考。

  

  签约仪式上,城口县与10家企业签约10个项目,涵盖中药材产业、林业碳汇开发等领域,为“大巴山药谷”建设再添新动能。

  

  据了解,自成为全市三个林业系统化改革试点区县以来,城口已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100余家,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8万余亩,全县林业生态产业年产值突破30亿元,直接带动2万余户林农增收,户均年增收1万余元,“大巴山药谷”建设基础不断夯实。

  

  中医药文化集市开市3天 让市民沉浸式感受岐黄文化

  

  10月16日晚,与大会同步启动的“相约巴山渝见岐黄”城口县中医药文化集市,在城口人民广场热闹开市。这场持续至18日的文化集市,通过多维度展位设置,让市民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名医妙手义诊区”,重庆市名中医、城口县名中医现场坐诊,为群众提供“一对一”辨证开方和健康咨询服务,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市民家门口;“大巴山药谷产品展示区”集中展示城口中医药产业发展成果,本地优质中医药企业、种植基地的特色产品悉数亮相,直观呈现城口中医药产业实力。

  

  “岐黄妙技体验展示区”成为集市“人气王”,艾灸、耳穴三联疗法、拔罐、穴位贴敷、针灸等城口中医特色技术现场演示,市民可亲身感受传统中医技法的魅力;“本草文创集市区”将传统中医药与潮流文创结合,市民可亲手制作非遗手作,解锁中医药文化新表达;“中医养生体验区”则带来中药茶饮、大蜜丸制作等药食同源产品展示,让养生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专家企业共话发展 城口锚定秦巴山区中药材产业新高地

  

  10月17日,“大巴山药谷”招商恳谈会举行。活动现场,受邀专家们分别围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大巴山药谷”中药产业加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巴山药谷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建言献策,5家企业代表立足行业前沿视角发表实践见解,共同为城口林业综合改革、中医药发展贡献宝贵建议。

  

  近年来,城口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举旗产业,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牵引,联合渝川陕鄂4省市16区县(市)成立“大巴山药谷”中药产业联盟,积极探索中医药振兴发展“城口实践”,全县中药材在地面积稳定在38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15亿元,带动全县45%以上的农户增收,成功创建淫羊藿、灵芝、独活、玄参4个品种GAP基地,推动“大巴山药谷”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未来,我们将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举旗产业,锚定“1155”工作思路,力争在2030年前创建GAP基地19个,规范化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推动“大巴山药谷”建设提质增效,打造秦巴山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新高地。”城口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文链接:http://lyj.cq.gov.cn/zwxx_237/mtbd/202510/t20251020_150971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