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朱鹮带来的“绿色”启示

发布时间:2025-10-22 来源: 陕西省林业局 作者:佚名

  从曾经仅剩7只到如今繁衍至7000多只,朱鹮的“重生”不仅是生态保护的成果,还折射出陕西探索绿色发展的清晰路径。朱鹮这张“生态名片”的背后,体现的是“保护优先、系统治理、产业协同”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正在陕西多地落地生根。

  朱鹮保护带来的最大启示,是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发展动力。为保护朱鹮,洋县全域禁用化肥农药,关停污染企业,因此培育出有机农业这一特色产业。“朱鹮”标识成为农产品走向高端市场的“通行证”。这说明,生态保护不是负担,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契机。

  当前,这样的绿色发展思路正在三秦大地落地实施。秦岭生态修复不只是植树造林,更是在保护“中央水塔”的同时,为生态旅游、生物资源利用创造可能;黄河治理不只是清除污水,更是在恢复湿地、保持水土的过程中,为沿黄农业和清洁能源发展打好基础。吴起县退耕还林后发展林下经济,榆林在治沙造林中探索碳汇交易,都是把生态治理和群众增收结合起来的生动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陕西未来的绿色发展,应当在两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把生态保护制度落实得更细、更严,让秦岭、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始终得到有效守护;二是推动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让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碳汇经济等绿色产业形成规模、打出品牌。(记者:陈宏江)

  


原文链接:http://lyj.shaanxi.gov.cn/zwxx/mtbd/202510/t20251022_35773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