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县:探索林改新路径助推林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临城县认真落实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求,围绕林业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新时期林改路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有效盘活森林资源,助力县域林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林改探新"路"
临城县地处太行东麓,山区丘陵占比85%以上,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森林覆盖率26.32%,是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薄皮核桃之乡、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县。作为全市林权改革工作先行县,临城县紧抓机遇,研究印发了《临城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统筹布局,落实工作责任,积极拓宽林业发展道路。利用全县30万亩优质野生酸枣资源,引导山区丘陵规模种植,规模较大的酸枣种植加工企业近150户(种植规模50-100亩)普通农户数量约1.1万户(种植规模10-50亩),形成了林下种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多种模式共同发展的可喜局面。
二、金融服务赋新“能”
2025年,在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869万元支持林草生态建设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助林金融服务。一方面,积极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不动产登记部门积极推动与金融机构信息共享,依法依规开展林权类不动产登记,优化林权抵押业务办理流程,为林农发放不动产证书39件,2024年全县林权抵押贷款金额6.2163亿元,2025年帮助企业续贷8428.73万元。另一方面,优化创新金融产品。大力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农林信贷产品,如期限长、利率低、手续简便的“酸枣贷”系列产品深受林农欢迎,截至8月底,县建行存量“酸枣仁”相关行业贷款户数约820户,同比增加220户,贷款余额达到2.5亿元,同比增加近0.7亿元,授信农户将达1100户以上。同时,各保险机构争取政策支持,实现全县11.44万亩重点公益林政策性保险全覆盖。
三、用活资源创新“业”
临城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不断探索林地经营新模式,全县林下经济覆盖面积达到6.2万亩,有效拓宽了“资源变资产、青山变金山”的转化路径。赵庄乡立足35万亩宜林山场优势,推广“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大力推动林、菌、药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扩大优质苹果、板栗种植规模,发展山杏和连翘间作5600余亩,推动7个村种植赤松茸110亩,发展酸枣和柴胡等药材种植8000余亩,林下生态旅游年接待21.2万人次。郝庄镇通过发展林下种植,形成李家村的秋月梨、官都的辣椒、闫家庄和皇迷的苹果、田家庄的核桃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注册商标3个。(邢台市林业局)
原文链接:http://lycy.hebei.gov.cn/article_78927.html?k=Z3JvdXBpZD0y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10-22
自治区林草局赴东乌珠...
2025-10-22
2025年广西国际林...
2025-10-22
[中国新闻网] 广东...
2025-10-22
七坡林场提前超额完成...
2025-10-22
广东省林业局办公室关...
2025-10-22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新成...
2025-10-22
“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
2025-10-22
全省耕地保护监测监管...
2025-10-22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督查...
热门资讯
2025-10-22
韩正会见美国俄勒冈州...
2025-10-21
省法院召开党组(扩大...
2025-10-21
规模超首届!第二届普...
2025-10-20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2025-10-17
张军会见联合国副秘书...
2025-10-17
丁薛祥出席中国环境与...
2025-10-16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六...
2025-10-15
最高检党组第五轮巡视...
2025-10-14
李强会见加纳总统马哈...
2025-10-13
李强同朝鲜内阁总理朴...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4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