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生态价值变现的五年跨越

发布时间:2025-10-22 来源: 贵州省林业局 作者:佚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章龙

    “十四五”时期,贵州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美丽贵州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关键跃升,展现出山清水秀、绿色低碳的美丽贵州新风采。新起点,贵州如何坚守生态底线、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近日,专访贵州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再杰,为我们回顾贵州这五年如何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战略定位,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记者:您如何看“十四五”期间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特征?

    张再杰:“十四五”时期,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由夯基垒台向系统集成跃升的关键阶段。核心特征可概括为“生态价值转化机制的制度化、绿色治理体系的协同化、生态安全屏障的立体化”三大维度,标志着贵州从生态优先走向生态引领。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的制度化。贵州在全国率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的制度化、标准化、市场化,逐步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绿色治理体系的协同化。推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实现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从部门治理向系统治理的跃升。同时,依托大数据优势,贵州率先建设生态云平台,生态治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生态安全屏障的立体化。“十四五”期间,贵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实施乌江、赤水河、南北盘江等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矿山生态修复等重大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空间维度实现重大拓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持续提升,基本构建起山绿、水清、林茂、田沃、湖美、草丰的生态安全格局,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从生态恢复走向生态增值,从政府推动走向全民参与,从区域试点走向制度输出,迈入系统集成、价值转化、制度输出的新阶段,良好的生态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

    记者:“十四五”期间,贵州在碳汇交易等价值转化机制上进行了哪些一系列创新探索?

    张再杰:贵州把“一棵树”做成“一份碳汇”,再把“一份碳汇”变成“一张钞票”,在国内率先形成单株碳汇交易闭环,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最具辨识度的制度创新之一。作为国内首创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贵州单株碳汇项目已覆盖全省9个市(州)33个县668个村,涉及林户1.2万户,户均增收1475元。其做法可概括为“三化”模式:资源颗粒化,林业部门对农户符合条件的单株林木进行逐棵检尺、拍照、编号,建立可核查、可溯源的碳汇档案。交易标准化,科技团队按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方法测算年均固碳量,折算成可交易碳票。收益精准化,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开设单株碳汇专场,动员机关、企业等单位和个人线上认购,所得款项由银行直补林农。

    “十四五”期间,我省积极探索“林业碳汇(碳票)+”模式,林业生态价值转化有力推进。林业碳汇(碳票)+金融,获得银行授信5.71亿元、贷款1.88亿元。林业碳汇(碳票)+保险,联合平安、太平洋保险公司在贵州省国有龙里林场和毕节市开展了2个林业碳汇保险试点;2024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为黔南州都匀市国有平浪林场持有的省级林业碳票提供期限为1年的森林碳汇风险保障7.96万元。林业碳汇(碳票)+司法,联合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等多部门印发《关于在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中开展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认购林业碳汇的意见(试行)》,全省完成交易额约1219万元。林业碳汇(碳票)+碳中和,遵义市凤冈县、黔东南州台江县将省级林业碳票首次应用于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建设。林业碳票跨省交易,推动广东南海一科技公司与黔东南州剑河县林工商公司签订《碳资产交易合同》,跨省认购剑河县司法碳汇1176吨,认购金额10万元,成为全国首张司法领域跨省林业碳票。

    记者:贵州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坚守生态底线,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张再杰:贵州要在加速发展与加速减碳双重压力下突围,必须把生态底线转化为绿色基线,把绿色经济升级为绿色动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越发展越绿色、越绿色越增值的良性循环。核心思路是:以碳预算统筹空间治理,以绿色价值链重塑产业形态,以生态级基础设施提升系统承载力,形成“底线硬、转化畅、动能新、共享广”的发展新格局。建立“碳预算—空间管控”硬约束机制,让生态底线可量化、可考核。打造绿色价值链现代化产业体系,让绿色经济成为增量主引擎。建设生态级基础设施网络,提升绿色转型系统承载力。完善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共享机制,让绿色红利普惠可感。


原文链接:https://lyj.guizhou.gov.cn/xwzx/mtgz/202510/t20251022_887168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