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林业保健 > 正文

泽州县:公益林管护改革,绘就生态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10-22 来源: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佚名

   “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犹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精心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态画卷。在泽州县大箕镇,这一理念正切实转化为生动且扎实的实践行动,通过创新公益林管护改革,以一系列务实高效的有力举措,成功破解了资源配置不均、管护效率低下等难题,为全县生态治理探索出一条全新路径,全力保障生态公益林安全,力求达成“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的目标。

  大箕镇这片广袤的土地上,42526.94亩国家公益林与77054.38亩地方公益林相互映衬,宛如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海洋。然而,长期以来,这片绿色海洋的管护工作却面临诸多困境。两类公益林分别配备护林员,管护费用分属不同渠道,致使责任区交叉重叠,如同经纬线错乱交织;重点区域管护力量薄弱,好似坚固的堡垒出现了关键缺口;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仿佛珍贵的财富在不经意间悄然流失。

  面对这些棘手问题,大箕镇政府深入调研、反复讨论,精心制定并出台了《大箕镇生态护林员管理方案》,正式拉开了公益林管护改革的帷幕。此次改革,对护林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如同守护家园的忠诚卫士;熟悉山林地形地貌,好似山林里的活地图;拥有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能在突发状况下迅速反应;身体健康,身体条件能够胜任野外巡护工作,年龄在18 - 65周岁的公民方可参与,以保障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适应山林巡护的艰苦环境。

  改革以“两统筹、一优化”为核心,实现管护工作的系统性重塑。一是统筹管护经费,将国家公益林与地方公益林管护费整合为一个统一的资金池,确保资金高效利用,避免浪费,为管护工作筑牢坚实的经济保障。二是统筹管护区域,打破“国家”与“地方”的界限,依据山林地形、面积、管护难度重新划分管护网格,实现“一山一策、一格一员”,消除管护盲区,让每一片山林都能得到精准、科学的守护。三是优化管护队伍,从原有69名护林员中择优筛选,并补充部分符合上述条件、有责任心且熟悉山林情况的本地村民,组建了一支48人的专业化管护队伍。人均管护费用提升至5000余元,既提高了护林员的积极性,又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

  通过“三定”机制(定区域、定职责、定奖惩),管护效能得到最大化发挥。护林员每日需通过手机APP上传巡护轨迹和工作照片,实现“巡护有痕迹、履职可追溯”。同时,管护经费与考核结果直接挂钩,以“奖优罚劣”激发队伍活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泽州县这项公益林管护改革,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生动实践,为全县生态治理探索出了一条“资源优化、责任压实、群众参与”的新路径,也为守护好绿水青山、建设美丽泽州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样本。

  


原文链接:http://lcj.shanxi.gov.cn/zxyw/sxlq/202510/t20251011_99737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